童朝晖:应该说从目前出院的患者来看,没有明显的后遗症。很多患者可能会担心肺部纤维化和心肌损害能不能恢复。我们曾经随访过很多SARS患者,一般来讲肺部CT纤维化、肺功能的改变,最终都能恢复,但是重症病人时间可能长一点。
刘清泉院长总结说:总的来讲,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并不是特别多,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。但是它对于人体免疫力的损伤,仍然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,要加强免疫功能的调整。病人不要熬夜过多,要坚持规律的生活和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。
童朝晖:这个里头,我觉得大家可能要鉴别一下。无症状感染者是分两类情况, 一类是,他的确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,就是没症状,表现得比较隐蔽。他不发烧,没有呼吸道症状,如果查了CT,可能就有影像学表现。可能在无症状感染者里,会隐藏着真正的确诊病例,我们就要把他甄别出来,把他归为确诊病例。
病危到稳定肯定是好转,有了稳定就会有痊愈的可能。
针对出院标准是否过宽的问题,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、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表示,有一些病例两次阴性出院后再次阳性,上次已说过它不是再感染。检测结果也跟试剂盒检测核酸还是不太稳定有关系,有试剂盒的问题,也有检测采样的问题。
疫情拐点的具体判断标准主要表现为病例数量减少和增长速度减缓。具体来说:病例数量减少:在疫情拐点,可以观察到新增病例的数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。这是疫情得到控制的一个直接体现。增长速度减缓:即使病例数量没有立即减少,但如果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,也通常被视为疫情拐点的一个重要信号。
拐点出现的具体时间不确定,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。拐点一词常用于描述趋势、疫情或其他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。具体何时出现拐点,需要考虑多种因素,包括数据变化、外部环境、政策调整等。因此,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时间点。
疫情拐点是指疫情的变化得到控制,具体表现为病例减少、增长速度降低等。以下是关于疫情拐点的详细解释:含义:拐点在生活中指事情的发展趋势在该点上开始发生改变,类似转折点的意思。在疫情中,拐点则意味着疫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病例数开始减少或增长速度明显放缓。
上海解封后回老家需要隔离吗?如果上海全部地区解封,实现零新增的话,回老家是否需要隔离,要以所在地区的防疫政策来判断。一般有中高风险地区、正发生疫情地区所在市旅居史的来(返)来的人员,应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(村)、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。
当地当然是会接收的,但也要进行集中隔离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如果其中一人是无症状感染者,却没有进行隔离,就有可能形成大范围的传播,会给当地造成比较大的影响。比如河南郑州一名学生是从上海返回的,在隔离期间被确诊了。
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的。当某个地区已经解封了的话,那么就是属于低风险地区,而根据相关规定,从低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一般来说是不需要进行隔离的。
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或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,且实行4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(第14天)。按照目前上海形势来看,解封只是时间的问题。如果上海全部解封,那就说明区域内14天内没有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,但是返乡回家是否需要隔离,要根据当地防疫政策来定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